新闻资讯
中国铁建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泛亚电竞官网
发布时间:2023-12-0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2022年,面对国内经济“三重压力”、全球形势动荡加剧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铁建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真抓实干、迎难向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22年,中国铁建紧跟国家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抢抓市场机遇,持续推进经营资源集约化,强化内部经营协同,优化调整订单结构,大力实施“海外优先”战略,加强经营资信管理和经营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经营考核制度,经营基础持续夯实,订单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本集团新签合同总额32,450.01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2.83%,同比增长15.09%。

  报告期,中国铁建加强资源投入保障,全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生产运营保持稳定。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积极推行项目模拟股份制等多种激励制度,推广项目群管理模式,加强“五优”分供商与自有作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物资设备集采供应,加大设备内部调剂力度,加强在建项目督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成昆铁路复线、郑渝高铁、鄂州花湖机场、引江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匈塞铁路贝诺段、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等一大批境内外重难点工程开通运营或投入使用,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2022年,新获国家优质工程奖47项、鲁班奖15项。

  2022年,中国铁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过程督导,持续推进“降杠杆、减负债”,优化融资结构;加强“两金”压控,国金中国铁建REIT成功上市,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提升资产质量;严格资金集中度、上存度过程监督,提升资金支付效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963.12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8.245亿元,净利润317.528亿元,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7.48%、7.60%、8.32%,资产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超过净利润水平。

  2022年,中国铁建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扎实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落地,71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确保高质量收官。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和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更趋完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有序推进;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加快拓展水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推动规划设计咨询产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打造工业制造产业领军企业,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中国铁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表彰,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数智化勘察设计系统、基础设施智能维养与抢修系统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认定,进一步巩固铁路行业科研优势。水下隧道、电气化、城市地下空间、海洋基础4个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中国铁建工程实验室达到11个。研制的铁路运营线快速换梁装备“换运架一体机”成功中标换梁任务,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269)通过了中国铁建主导的ISO国际标准《ATO引入干线铁路运营规则制定导则》提案,诠释了“中国建造”“中国标准”。2022年,新获詹天佑奖13项,单届获奖数创历史新高,首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新获中国专利银奖、优秀奖共7项,新增授权专利7,931件,其中发明专利1,217件。

  报告期,中国铁建加快推动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持续完善三级战略管理体系,推动战略分解与年度工作紧密结合、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联动实施。扎实开展“合规强化年”和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推进“大风控”“大监督”体系建设和实施,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铁建文化与品牌体系落地。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救灾抢险与公益事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

  2022年,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国家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持续发力,数据中心、高铁轨交、5G、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此外,国家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机遇期。

  2022年,规划设计咨询行业所处的国内铁路、公路、城轨、房建、市政和港口、机场、电力等传统市场保持平稳增长,乡村建设、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绿色环保、污染治理等新兴市场方兴未艾。同时,规划设计咨询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北斗应用等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行业发展将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机遇、新挑战。未来,我国规划设计咨询行业总体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实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2022年底,财政部PPP在库项目总计14,038个,项目总投资额为20.92万亿元,较2021年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其中,市场份额较多的主要有高速公路、市政道路、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等,且应用范围从传统基建不断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在经济发展面临新压力的宏观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工具之一,ABO以及EPC+F等投资类项目规模呈上升趋势,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

  2022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有所萎缩,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同比下降9.5%;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0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4%;土地成交价款9,166亿元,下降48.4%;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截至202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4%,去库存压力有所增加。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放缓,传统通用工程机械受产能过剩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黄金机遇期,智能制造发展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随着我国核心装备供给能力稳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我国物资物流产业已步入物流体系关键成形期。本集团将依托内部物资集采、物流运输所形成的资源渠道优势,加大对外经营创效力度,进一步完善两级集采体系,提升集采集中度,降低采购成本,扩展集采品类,提高一级集采比重;推动物流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和占比明显提升,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建筑业智慧供应生态圈。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及2030年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部署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重点工作任务,为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了行动指南。本集团紧抓“双碳”机遇,以“生态+”为核心,结合EOD模式,瞄准重点项目,用好绿色金融,通过内部整合和外部并购,不断提升技术、补齐短板,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2年以来,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严监管、细监管进一步常态化,国资委对央企产业金融监管的新要求持续出台。本集团加强以融促产,规范产融结合形式,推动产融联动和金融服务一体化,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产业发展的作用,实现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本价值最大化。

  2022年,本集团新签合同总额32,450.01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2.83%,同比增长15.09%。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29,389.511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0.57%,同比增长14.70%;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060.50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43%,同比增长18.95%。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未完合同额合计63,627.268亿元,同比增长31.06%。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51,799.791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1.41%;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11,827.477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8.59%。

  2022年,工程承包产业、投资运营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28,045.47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6.43%,同比增长16.20%。

  工程承包是本集团核心及传统产业,业务范围覆盖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房屋建筑、市政、桥梁、隧道、机场码头建设等多个领域。工程承包的经营模式主要采用施工合同模式和融资合同模式。

  本集团规划设计咨询产业主要由4家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二级大型设计院和24家三级及以下的专业设计院(不含4家大型设计院的子分公司)组成,业务范围包括提供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磁悬浮、水运、水电、机场、人防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并不断向智能交通、现代有轨电车、城市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等新行业新领域拓展。规划设计咨询的基本经营模式是通过市场竞争,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及相关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运作设计总承包项目和工程总承包项目。

  投资运营是本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效益增长的重要来源。本集团持续坚持“立足主业、适度多元”,始终依托主业、围绕主业,强化投资引领,优化投资结构和布局,严控投资风险。集团在做强做优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城市综合开发等投资业务的同时,加快发展铁路、轨交+物业TOD、“高速公路+”、新基建等投资业务,稳健拓展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等绿色环保投资业务,通过投资加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品牌。同时,大力拓展“投资+”业务,培育具有持续创效能力的经营性资产,着力推进从“投资拉动”向“投资创效、投资兴业”转变,推动运营业务向专业化运营转变。目前,已运营项目中经营性公路和城市轨道项目占比80%以上,项目运营稳健,“铁建品牌”及“投、建、营”一体化发展逐步呈现。2022年,本集团坚持“聚焦主业、量力而行、效益优先、资金保障”原则,积极跟随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优化投资结构,严控投资风险,实现了资本运营业务规范平稳发展。

  本集团是国资委明确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业务布局坚持聚焦与收敛原则,主要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等城市群进行拓展与深耕。本集团房地产开发产业采取“以住宅开发为主,其它产业为辅”的经营模式,严格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参与政府保障房、回购房开发建设,在做强传统住宅开发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未来社区、TOD等新兴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业务发展质量。报告期内,面对整体市场及外部环境持续下行压力,公司房地产板块坚持以销售与去库存工作为核心,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出清顽固库存,全力稳住经营规模,2022年实现销售金额1,296亿元,在全国房企中排名第15位。

  本集团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材料和专业设备制造服务提供商。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制造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材料生产、混凝土PC构件生产三大业务体系。其主要业务包括制造大型养路机械、地下施工设备、轨道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起重设备、桥梁施工设备、压实设备、混凝土制品、桥梁钢结构、道岔及弹条扣件及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导线和零部件等。本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推进经营协同、产业协同,构建多个产业一体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补齐企业短板产业,在桥梁钢结构制造安装技术领域迈上了新台阶,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集团将物资物流作为助力主业、协同服务、降本增效的重要产业,拥有遍布全国各大重要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的区域性经营网点、133万平米的物流场地、4万余延长米铁路专用线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通过完善高效的物流信息化、区域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本集团根据物资物流产业内外部两个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内部市场是物资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市场,坚持“保供应、保质量、降成本、提价值”的原则,集中内部需求,实现以量换价,提高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外部市场是物资物流产业发展的拓展性市场,坚持“优化布局、集聚资源、开拓市场、增强盈利、提升品牌”的原则,强化上下游延伸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价值提升,获取价值回报。

  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根据国家重大生态环保战略和区域生态环境目标,聚焦流域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抽水蓄能、海上风电、光伏、污水处理等细分领域开展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引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打造产业生态体系,助力绿色环保产业逐步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增长点。绿色环保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设绿色环保项目产生工程承包收益。

  本集团产业金融遵循服务主业的原则,围绕“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一核心定位,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提供、金融产业运营、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防控”的主要功能,积极构建保险资源集中管理平台、金融租赁服务平台、产业链金融和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产业基金管理平台等金融专业平台。产业金融主要包括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产业基金等多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业务融合与联动优势,打造“融、投、贷、保、租”一体化的产业金融闭环生态体系,实现“全系统、全科目、全场景、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中国铁建在高速、高原、高寒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地下水下工程建设、磁悬浮工程建设、四电系统集成等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涌现,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本集团牵头承担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52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3项。

  本集团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具规模实力的综合建设产业集团,连续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2年排名第39位;连续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22年排名第11位;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公布的“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中稳居前3位。本集团拥有A+H股上市平台、充足的银行授信、建筑企业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经营业务遍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

  本集团完成了沿建筑业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新兴产业,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房建、市政等众多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能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业主,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个性化、定制化、高质量的“铁建模式”和“铁建方案”。

  本集团将优化组织管理架构与“两非”剥离、提质增效等工作相结合,严格控制新设法人企业,大力压减能力弱、与主业协同效应不强的子企业。按照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优化组织架构,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刚性约束。不断调整优化总部机构设置,构建了职责明确、管控有力、运转畅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集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的管理方针,在国内外建筑业及相关行业深耕细作,树立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政府关系、市场资源和客户群体,为公司拓展多元业务,在更多领域输出“铁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

  本集团拥有70余年辉煌历程,设计、建设了我国50%以上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4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约30%的高等级以上公路,制定了中国高速铁路50%以上的建设标准,承建了1,000多项海外工程,多次刷新了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单笔合同额最高纪录,赢得了较高的企业信誉,打造了CRCC和CCECC两个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铁建在全球知名品牌估值与咨询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报告》中排名第96位。

  本集团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以《中国铁建文化纲领》《中国铁建品牌宣言》为引领,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铁建文化体系和品牌体系落地,不断繁荣中国铁建文化生态,擦亮中国铁建品牌形象,为建设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凝聚奋进力量。

  2022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963.129亿元,同比增长7.48%;实现净利润317.528亿元,同比增长8.32%;全年新签合同额32,450.011亿元,同比增长15.09%。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交通强国、城市更新、重点领域补短板、产业基础再造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国内建筑市场仍有较大空间,“一带一路”倡议迎来10周年,海外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但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集体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和认同,“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朋友圈持续扩大,外部环境在“扭抱缠斗”中破局向好。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红利减弱。中央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刺激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并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今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地方债务将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从行业环境看,今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超前基础设施投资将为传统工程领域带来一段难得的复苏机遇,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领域仍是国家重点支持方向,发展潜力巨大,房地产业经过两年多的洗牌和重构,预计下半年将逐步企稳并进入新的常态。但从长期看,国内建筑业已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企业改革与转型需求愈加迫切。

  2023年,中国铁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质量效益,着力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着力深化改革,着力加快动能转换,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稳增长、强管理、抓改革、促创新、控风险、扬优势,全面加快建设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布局结构,健全治理体系,防范重大风险,提升党建质量,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发展。

  “十四五”时期,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建筑为本、相关多元、价值引领、品质卓越,发展成为最可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建筑为本”是发展的立足点。坚持以建筑业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抓牢用好国内外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布局国内、国外建筑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关多元”是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多元化发展,打造新的产业格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利用自身核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多领域主动作为、寻求突破。积极拓展与建筑产业链相关联、与主业发展相协同、与企业资源禀赋相匹配的产业领域,加快培育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契合市场未来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学、协同高效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价值引领”是发展的关键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价值导向。坚决贯彻“创新、协同、安全、共享、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破除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式发展观念,将“是否有利于提高质量、是否有利于创造效益”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按照价值管理、价值创造、价值挖掘、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原则,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品质卓越”是发展的落脚点。坚持立足本质属性,全方位打造“品质铁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红色基因”,打造“最讲政治、最强使命、最有担当、最能奉献”的品质卓越中央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市场和客户,打造“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国际化”的品质卓越建设集团;更好地回馈广大股东和社会,打造“资产优良、业绩优秀、资源优质、管理先进”的品质卓越公众公司。

  “十四五”期间,本集团将围绕总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动集约化发展、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营、积极瞄准数字化转型、坚定深耕国际化经营、深入推进一体化协同,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2022年,本集团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各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高质量工作主题,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工作方针,紧跟国家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内外经营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经营协同,优化调整订单结构,大力实施“海外优先”战略,调整优化经营考核制度,持续夯实经营基础,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

  本集团2023年度经营计划为:新签合同额33,100亿元,营业收入11,607亿元,成本费用及税金11,107亿元。为实现经营目标,本集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继续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改革创新总要求贯穿始终,围绕国家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跟专项债、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向和各地基建投资计划,明确经营策略和主攻方向;加强高端对接统筹,增强服务与合作意识;重视主责主业和专业化发展,不断巩固主阵地与传统业务优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专精特新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快进城、入水、扩能、拓矿、增融步伐,不断塑造增长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坚持“海外优先”,依托优势市场,围绕“一带一路”等传统友好国家,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和发展质量,更好更稳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国内“五位一体”和海外“3+5+N”经营体系,健全完善协同经营机制,稳步推进经营资源集约化,完善考核体系,落实管控要求,夯实经营基础。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为实现2023年度经营目标,满足公司各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将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增发新股、银行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来保证新年度经营的资金需求。

  本集团构建以法律管控为主的“大风控”体系以来,积极开展基于岗位的全面风险评估和近三年来风险事件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积累了海量的风险评估信息和风险事件信息,并分别利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动态辨识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综合研判公司内外部形势及经营管理实际,认定本集团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为国际化经营风险、现金流风险、安全风险、投资风险、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矛盾互相叠加,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以预料成为常态,叠加产业技术变革、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等,使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本集团海外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对进入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风险识别分析不全面、不透彻,风险应对措施不得力,或者某些国家和地区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外交和经济关系方面与我国发生摩擦或争端,都将给本集团的海外业务带来一定风险。公司高度重视海外风险管理工作,并随着在国际市场实战经验的增加,针对具体国别,建立了国家风险预警的各级指标,以及风险事件的信息反馈和国内外风险控制联动体系,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将国家风险、法律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汇率风险、劳务风险和环境风险作为国际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重点管理,并全面分析了风险产生的背景原因,可能对本集团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主要应对措施,并进行全程跟踪、管控,确保海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压缩受限,建设资金普遍紧张,随着本集团的发展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居高不下,给生产运营带来了较大压力。本集团高度重视资金在企业中的生命线地位,平衡规模、利润和现金流的关系,重点做好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确保现金流量预算的科学性,提升预算执行刚性,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内部控制措施效力,确保资金利用更加高效。牢固树立“现金为王、落袋为安”意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全力清收清欠,大力去除库存,尽可能实现资金及时有效回收,减少资金占用和沉淀,确保资金链安全。

  受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链条长等影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本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筑牢思想防线夯实基础,层层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量化安全隐患排查,严肃事故处理,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集团将继续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隐患排查,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生产一线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警示报告制度,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本集团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PPP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严、政策影响明显等特点。在国际宏观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管理不断规范、金融监管趋严、债务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内外部形势影响下,实施和运营上述投资项目,每个环节都可能使本集团面临一定风险,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为有效防控投资风险,本集团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行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研究分析,实时掌握市场变化动向,全力将风险管控延伸到市场前端。坚决落实“规模适度、严控风险”原则,管投向、管收益,优化投资布局和投资结构,规范运作、理性投资,严格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投资管理和后评价机制,严肃违规投资追责问责,提高有效投资质量,发挥好投资创效、投资兴业作用。

  项目是企业发展立身之本、创效之源,只有搞好项目经营和管理,才能具有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经济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本集团业务领域和项目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行业竞争加剧,与之伴随的是日益凸显的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在项目经营承揽阶段,本集团将强化规则意识,严格落实经营行为准则和“六不揽”“七严禁”要求,并强化问题导向,制定覆盖项目信息获取、要素投入、合规审查、资审投标、签订合同等经营全过程风险控制清单,严格项目标前成本测算、风险评估和合同评审,不承揽“带病”项目,严把项目质量关;在项目执行阶段,本集团始终将加强项目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现场管理,持续开展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岗前培训,重视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和管理,深化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对项目人财物料的管控机制建设,推动各类资源向项目一线倾斜。通过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综合检查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掌握重难点项目在项目管理、安全质量、施工进度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可控和项目的平稳有序进行。

  遵循“提前预见、提前发现、提前管控”的指导思想,本集团将不断完善风险信息收集、评估、监测、防控机制建设,常态化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并严格贯彻落实,以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泛亚电竞官网泛亚电竞官网泛亚电竞官网